[關于現行建筑施工中大量使用木材膠合模板的情況報告]
自2006年后城市建設發展迅猛的變化,大量的高層建筑在城市中涌現,對城市快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在這一變化中,施工建筑企業在建筑中再次出現大量使用木材模板(木材膠合模板)及木材支撐。這一施工變化改變了已執行近25年的“以鋼代木”,保護森林資源的基本國策的方針在近幾年遭到徹底顛覆。
為了生產制作木材模板(木膠合模板)滿足市場的需求,大量30年以上樹齡的林木被成片砍伐。我們僅對在省內的建設施工中使用木膠合模板的調研中看到:每一處施工工地上均在大量使用木膠合模板及木材支撐,但木膠合模板的使用周期不超過2.5個月。(木膠合模板支模至混凝土拆模周期約:5~10天,新購木膠合模板使用4~6次后,便基本報廢,需再次重新購買。)
以一棟15層高,單層建筑面積為1020m2的建筑為例:每澆筑一次混凝土,墻體、梁柱、樓面需用木膠合模板約6120m2,完成15層樓房的混凝土澆筑需約17次的模板安裝及拆除,每一次裝拆都有大量的損壞,而木膠合模板的使用周期平均為5次,使用5次后的木膠合模板便基本報廢。所以在施工中將會有3次新購進木材膠合模板,數量達1.83萬m2左右(1立方木材膠合模板約80m2),該幢樓房施工周期約170天,在樓房建設期將消耗約229m3木材膠合模板(未包括木材支撐)。
以四川192個市、地、縣、區計算,每個行政區域按60棟在建樓房施工項目來估算:共有11520個在建施工項目。如以85%施工項目完全使用木膠合模板測算:(其它15%使用組合
鋼模板)四川每年將消耗木膠合板約224.2萬m3。如以30年樹齡的樹木測算(每棵樹出材率約0.48立方米),將砍伐467萬棵,森林面積約1.4萬公頃林地,而1.4萬公頃森林每年可產生氧氣38.32萬噸,可吸收二氧化碳約511萬噸,吸收二氧化硫約740萬噸,吸附/阻擋粉塵16.8萬噸。如果從全國范圍來看森林的砍伐則更是驚人。自上世紀80年以來的人工林(30年樹齡)的樹木已基本砍伐待盡,目前省內各地林木均以中、小幼樹(保護區情況稍好些)為主。
以上例舉的在本省內在建施工項目中的15%,如完全使用標準建筑組合
鋼模板,那將會少用3.96萬m3木材膠合模板,并可避免82.4萬棵樹遭砍伐,同時建筑施工企業的環境及經濟效益均可提高(報廢的鋼模可重新煉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在國家大力全面推廣“以鋼代木”的產業政策要求下,在中央出臺政策保護天然林木及大量退耕還林,大力種植人工林,使四川及西部的森林植被得到巨大的改變,使森林儲備大幅的提高,四川及西部生態環境得以根本改變,水土保持良好。
但自2006年以來,由于建筑領域改變混凝土的施工方式, 本該大量使用建筑組合鋼模板用于混凝土的施工項目被改變為使用木膠合模板。
改變本該由標準建筑組合鋼模板施工的混凝土項目(組合鋼模板為標準化、模塊化,可任意組合變化的工具式模板,任意組合的優勢可滿足建筑施工中任何變化,現世界各國均在大量使用),改變為使用木膠合模板的原因是:(一)要求高層建筑物的外墻減少或不做外墻裝飾;(二)要求外墻的模板拼縫痕跡少;(三)標準建筑模板板面寬應大于900毫米。
在當時建筑模板生產企業還未研制出能滿足(≥900—1200毫米寬)該條件的標準組合鋼模板。(當時只有100—300毫米寬的標準組合鋼模)。
現在組合鋼模板生產企業已研制成功600—1200毫米寬的標準組合鋼模板,并已形成流水生產線,批量上市。該寬面標準組合鋼模的研制成功(已獲國家專利),將是成為促進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產品,是可完全替代木材膠合模板的建筑模板。
我們認為:對于目前森林大量砍伐用于制作建筑木膠合模板的情況是完全可避免或減少,建筑施工企業恢復使用建筑組合鋼模板用于替代木膠合模板是完全可行的。(自1980年—2005年期間建筑施工企業均完全使用標準組合鋼模板)。標準組合鋼模板的板面是由板面:寬100毫米—1200毫米寬的各型規格組成(標準組合鋼模板共有11種不同寬度的品種規格),標準組合鋼模板的耐用度是木膠合模板的30倍,經濟效益是木膠合模板的9倍(標準組合鋼模使用25次后,期攤銷成本基本為零,在正常使用維護管理下,可周轉使用150次以上)。
如四川建筑施工企業中85%施工項目使用標準組合鋼模,將會促進鋼鐵制造企業每年多產建筑模板用鋼約56萬噸,鋼鐵企業增加值達25.3億元,每年可減少砍伐大樹460萬株,與之相關循環產業的產值可達數百億,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所帶來環境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鑒于以上的木膠合模板與標準組合鋼模的生態環保對比,再一次大規模推廣“以鋼代木”的政策宣傳推廣是急迫之需。“以鋼代木”保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減少水土流失。在城市發展建設中,發揮“以鋼代木,節約資源,維護生態”,以綠色環保為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使我們四川的山更綠,水更清,空氣質量更清新,陰霾天更少,讓四川的山川更美好。
我們呼吁:為保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盡早再次制定、推廣,貫徹“以鋼代木”的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支持與宣傳。